珠海國資國企:落實“產業第一” 為經濟發展“壓艙頂梁”
珠海市第九次黨代會確立了“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工作總抓手。堅持“產業第一”,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珠海國資國企被賦予了更大的使命:更好發揮國資國企帶頭引領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和聚集創新要素,切實筑牢實體經濟底盤。
為此,珠海國資國企搶抓“四區疊加”重大發展機遇,發揮國有資本獨特優勢引領產業發展,奮力推進國企改革,持續優化國有經濟結構布局,助力珠海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截至2022年3月末,市屬國企資產總額10966.41億元,同比增加1167.82億元,增幅11.92%;國有權益2214.25億元,同比增加165.08億元,增幅8.06%。1-3月實現營業收入527.20億元,上繳稅費51.33億元……這些數字記錄了珠海國資國企奮勇向前的足跡。
系統謀篇布局
構建全方位產業投資體系
國企改革是不斷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優化國有經濟結構布局的重要手段。作為支撐珠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國資國企牽引帶動珠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固鏈、強鏈、延鏈、補鏈,進而提升珠海產業發展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以改革為抓手,穩步推進戰略性投資。市國資委大力推進格力集團改組工作,將格力集團打造為珠海產業特色突出、影響力較大的產業投資發展集團,作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指定重大戰略項目投資引進工作的主抓手,以及珠海戰略產業投資、產業生態完善、現代產業園區建設的重要投資主體,助力珠海加快構建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通過在投資決策、產權管理、企業改革、選人用人、股權激勵等公司重大事項決策方面賦予格力集團董事會更充分的自主權,改組格力集團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進一步釋放格力集團經營活力。
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做精做深市場化投資。市國資委推動華發集團、大橫琴集團打造兩大市場化產業投資平臺,推動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金融投資、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等領域做精做深。支持華發集團推進“雙百行動”,不斷優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薪酬激勵機制和考評機制,全面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打造市場化的綜合產業投資集團。推動大橫琴集團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面向海內外優質企業項目,發揮招商引資、產業培育作用,聚焦合作區主要產業領域,開展園區建設、產業服務工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賦能。
圍繞主責主業,有效實施專業化投資。除格力集團、華發集團、大橫琴集團三家綜合性投資平臺外,市國資委積極推動各市屬國企以產業聚焦、資源聚焦、區域聚焦為支撐,以穩鏈、補鏈、延鏈、強鏈為方向,強化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推動九洲控股集團圍繞康養旅游、免稅集團圍繞免稅業務、珠海港集團圍繞港口新能源、交通集團圍繞交通建設、航空城集團圍繞航空航天產業、珠光集團圍繞涉港澳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農控集團圍繞現代農業及相關服務等各自主業領域不斷提升規模,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企業。
強化國資引領,放大產業基金撬動功能。珠海國資國企充分發揮產業發展母基金的引導作用,大力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為珠海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撐,做好對接省內重大產業基金項目,出資設立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設計子基金、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合計總規模210億元,首期規模95億元;推動設立廣東省航空產業基金,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推動航空產業各項要素在廣東省及珠海市聚集。
▌落子產業引領
促進發展動能加速匯聚
4月1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全市國資國企招商引資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強調要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和市委“產業第一”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
號角聲起,戰鼓催急。作為落實“產業第一”工作要求的生力軍和主力軍,珠海國資國企發揮帶頭引領作用,著力引進大項目大企業,以更大力度推動珠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度聚焦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珠海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目標,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格力集團控股陽普醫療并推動其將注冊地遷址橫琴;華發集團控股芯片制造行業領軍企業華燦光電、光庫科技;珠海港集團控股我國家電玻璃制造龍頭企業秀強股份等。
積極推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珠海國資國企推動引進萬達商業管理公司擬上市主體注冊落戶橫琴,推動聞泰科技光電智能制造產業園、愛旭新能源、高景太陽能等高端制造項目落地珠海,帶動珠海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珠海在全國新能源產業布局中的戰略地位。
立足主業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市國資委鼓勵市屬國企加強內部整合,加快處置無效低效資產,盤活沉淀資產,推動國有資本向高效行業集中。格力集團和華發集團將實體產業投資和運營管理作為主業,搶抓市場機會,積極參與產業發展。2019年-2021年,市屬國企通過投資并購成為15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
▌完善產業配套
賦能壯大產業能級量級
產業園區是推進產業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戰場”。數據顯示,目前市屬國企主要參與建設和運營園區共計24個,總占地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60萬平方米,主要定位發展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大健康、智能制造、倉儲物流服務金融類等。
其中,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園區17個,包括橫琴金融產業發展基地、橫琴國際金融中心、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ICC橫琴國際商務中心、富山產業服務中心等,總占地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30萬平方米。據悉,園區已引入極海半導體、碳云智能、則成科技、壁仞科技、上海新微、鎵未來、芯耀輝、華潤銀行等國內外企業。
產業發展,交通先行。珠海國資國企發揮資源和平臺優勢,助力珠海暢通交通網絡,打造海陸空一體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營造良好的交通環境。
據了解,2021年,珠海國資國企承擔了150項珠海市重點項目建設任務,通過加快推進機場升級改造,香海大橋、鶴港高速、珠海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增強港口、機場對外輻射能力;通過強化東西部城區及琴澳交通配套服務,深挖珠澳交通線網,搭建“快干支微”線網體系,大幅縮短珠海東西部城區與琴澳的通行時間。
新征程,新使命。珠海國資國企將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國資國企帶頭引領作用,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實舉措,全力夯實經營底盤,積極引導市屬國企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助力珠海建設“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助力珠海加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