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擔當!珠海水控集團交出“碧水+低碳”民生答卷
在“雙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命題下,珠海水控集團下屬排水公司始終以“守護碧水青山,締造低碳未來”為使命,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通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施提標擴容、技術創新與資源循環利用等多維實踐,探索出一條兼顧污染物削減與資源循環的污水處理高質量發展路徑,為城鄉水環境治理和生態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一、減污降碳,推動前山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排水公司水質凈化廠廣泛分布于珠海各區,承擔全市近七成污水處理任務,出水水質執行高標準且全年達標率100%。拱北、前山水質凈化廠作為前山河流域納污范圍內的主要污水處理設施,2024年累計處理污水1.02億噸,較上年增長2.27%,削減COD約2.2萬噸、總氮1800噸,做到前山河沿線污水應收盡收,大幅降低了耗氧污染物的排放,助力前山河國考斷面水質達Ⅲ類,為“綠美珠海”生態建設提供保障。
二、提標擴容,助力鄉村人居環境提升
排水公司聚焦污水處理效能提升,近年來完成白藤、新青、富山等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工程。以白藤水質凈化廠為例,污水處理規模從4萬噸/天提升至8萬噸/天,日均處理量超6萬噸,最高達8.34萬噸,為改善斗門區鄉鎮水環境和鄉村人居環境服務提升提供生態保障,以實際行動支持鄉村振興。
針對白蕉鎮自然村治理需求,排水公司系統推進設施建設與運維管理。通過“廠—網—站”一體化協同機制,破解農村污水收集“最后一公里”難題,確保設施長效穩定運行。技術團隊24小時動態監測水質與設備,全年出水達標率100%,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品質躍升,為“百千萬工程”生態振興樣板奠定基礎。
三、技術創新,激活資源循環與碳減排
【科研合作】排水公司聯合中山大學孟凡剛團隊研發的“基于廢舊中空纖維膜強化污水反硝化的研究及示范應用”研究成果,已形成3種關鍵單元技術及2套集成技術模式,在Water Research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4篇,獲發明專利2項,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藥劑優化】改進自動化投藥系統,通過工藝調控與復合碳源應用,藥劑成本顯著降低,碳源消耗量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低碳運營服務“排行榜”評價要求》中“先進水平(5星)”。
【光伏賦能】三灶水質凈化廠分布式光伏項目已于2024年8月簽約,計劃2025年6月投運,預計年節約標準煤600噸,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四、聚力攻堅,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未來,珠海水控集團將加快“百千萬工程”向縱深推進,統籌城鄉水環境治理,強化技術攻關與資源整合,持續提升污水處理能效與低碳化水平。通過筑牢水質安全防線、打造生態振興樣板,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奮力打造“降碳增效、碧水長流”的珠海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