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控集團員工全面防護,醫廢焚燒廠涉疫垃圾日產日清!
全市上下正在共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那些可能沾染著病毒的醫療廢物都怎么處理了?
記者3日從珠海水控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海宜公司運營的珠海市醫療廢物焚燒廠于1月21日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面提高防護級別,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同醫護人員一起積極“應戰”。
至2月2日24時,該廠已及時將接近6噸重的涉疫垃圾進行了無害化處理,杜絕了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醫療廢物二次傳播的可能。
作為危廢處置單位,珠海市醫廢焚燒廠原本就有一套嚴格的防護制度,自1月21日以來,該廠的防護級別全面提升。“醫療廢物在卸料大廳卸車,移動到焚燒爐的上料提升機,這個過程是必須要人來操作的,這是我們員工與涉疫垃圾接觸最直接的一個環節,必須全程高級別防護”,該廠副廠長陳鈺對記者說。在卸料大廳的工作人員穿著類似醫生穿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和N95口罩,還要嚴格按流程規范來操作。
據悉,疫情爆發以來,醫療廢物焚燒廠嚴格對廠區、車間、暫存冷庫以及周轉容器工具嚴格進行高密度、高強度的消毒滅菌,為職工安全提供嚴密保障,員工的個人防護達到最高等級。“在安全防護上,我們必須盡力做到萬無一失,我們安全了,才能有效保障大家的安全”,該廠廠長陳海波說。
據介紹,正常情況下,春節本應是醫廢廠最清閑的時候,而今年由于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廠的醫廢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而且僅就涉疫垃圾而言,數量也一直在增長。
這其中不僅有臨時定點收治醫院中產生的涉疫垃圾,也有在醫院之外,那些被“醫學隔離觀察”的疑似病人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醫院會將涉疫垃圾和普通醫療垃圾區分處理,運達醫廢廠之后,涉疫垃圾將被優先處理,疑似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也一樣。經過1100攝氏度的高溫焚燒,這些攜帶病毒的危險垃圾都會變成爐渣,不再具有傳播病毒的危險性。
陳海波說:“啟動應急機制以來,盡管我們也面臨著物資短缺、處理規模有限等問題,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困難,我們與上級職能部門始終保持著密切溝通,隨時掌握涉疫垃圾的來源和可能的數量,安排好生產。”
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醫廢廠干部員工始終堅守在醫廢處理一線,在廠里度過了春節假期的每一天,確保了當天產生的涉疫垃圾能夠當天及時得到無害化處置。陳海波說,廠里有一名“95后”的女職工,原本沒有值班任務,得知防疫工作情況后,主動請纓,要求排班。
與此同時,堅守在最臟、最累、最危險的生產一線的不僅有作風過硬、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還有不少“95后”黨員和新入職的年輕員工,他們面對緊急而嚴峻的防疫工作,克服了自己的緊張情緒,積極開展工作,保障醫廢廠順利完成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