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引發咸潮上溯,珠海水控集團未雨綢繆保供水,呼吁市民節約用水!
咸潮,在珠海和澳門地區,曾經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名字。每每咸潮形勢嚴峻到無法抵擋時,珠澳市民都會遭遇咸水之苦。煲湯都不用放鹽的苦澀記憶揮之不去。
近年來,大家對咸潮的印象逐漸模糊。其實,咸潮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每年都如期而至,只是隨著珠澳供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珠海水務局和珠海水控集團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協調流域調配水量,積極做好本地供水系統的精心調度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屏蔽了咸潮對珠澳供水的影響。近年來,市民即使在咸期也感受不到咸潮了,對喝咸水的記憶也逐漸淡去。
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咸潮其實是逐年加劇的,甚至出現“咸潮上溯”,影響到上游江段。當咸水覆蓋了取水口,供水企業難以取到淡水,就會對當地供水造成很大的壓力。
今年7月以來,全國南方大面積干旱。廣東自9月以來,在無臺風、副熱帶高壓強、冷空氣強度弱、氣溫高的情況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中等以上氣象干旱,氣候專家表示,旱情或將持續到明年初春。天降旱情,西江流域同樣面臨著降雨偏少,來水呈逐步下降趨勢的情況,西江控制斷面不如去年同期水平,梧州斷面月均流量同比減少4成。與此同時,下半年珠海本地降雨量也明顯偏少,9月降雨量僅錄得137.2mm,偏少4成有余,10月錄得66.6mm,偏少1成多,11月至今無雨量記錄。
西江流量減少,咸潮形勢加劇。8月16日,廣昌泵站取水口同比去年提早10天咸度超標;11月5日和6日,珠海平崗泵站和竹洲頭泵站取水口同比去年提早42天咸度超標。
我們不能及時抽取足夠的淡水,就要依靠珠海供水的“積蓄”了。但是受地形條件限制,珠海不具備建設大型水庫的條件,目前珠海星羅棋布地分布于全市的大小水庫,加起來總庫容也僅約1億方。我們通過原水調度模型把現有的水庫用到極致,建立了“江庫連通,庫庫連通”的供水體系,抵擋咸潮之困。
但珠海連續干旱(可能大家深有感受),本地降雨量也同比下降,水庫蓄水不足,加上近來持續高溫,使得近日來全市用水量與夏季高峰用水量幾乎相當。這使得水庫存水加速消耗。在旱情可能還要持續到明春的預判下,家里的那點“口糧”還得省著點用。
為此,我們不得不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倡議:為了不再體驗“喝咸水”的生活,讓我們攜手共度難關!注意在生活中節約用水,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面對咸潮之困,大家亦不必驚慌?!盁o米之炊”再難,我們都在積極想辦法作為、巧為,因為保障珠澳同胞的用水安全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目前,我們已通過精心組織、多措并舉,抗擊咸潮,迎接供水的嚴峻挑戰,為此我們已經并正在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密供水設備設施巡檢保養,確保運行安全。
我們加強設備、設施的巡檢和維護,及時查漏搶修,減少水量流失。同時加強應急防范,做好供水設備、設施備品備件的存儲和調配。
二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本地資源,緩解供水緊張。
啟用裕洲泵站,按現狀的取水機率,每月可增加300萬m3,以彌補西水東調來水不足的缺口部分。加開黃楊泵站機組,增大向黃楊庫群的補庫水量。盡量提高西區水廠產能,盡可能降低東部過西部的水量,緩解東部緊張的供水形勢。
三是爭取珠江水利委員會的支持,保障流域水量。
我們加強與西江流域主管部門珠江水利委員會的信息溝通,及時了解上游水情及流域調度情況,科學調整本地的調度方案,實現搶淡機率最大化。爭取將梧州流量加大到2800m/s,確保每旬聯石灣水閘能夠進水,確保裕洲泵站有足夠的時間取淡。
四是做好與中珠聯圍的聯合調度,保證水質達標。
我們加強與中山的溝通,通過兩地邊界聯圍的水閘聯合調度,將圍內的水體充分置換,使圍內水體符合要求。
五是與澳門緊密聯系及時通報信息,加強應急保障。
根據《關于供澳原水水質安全和信息溝通協議》機制,加強與澳門的溝通,及時通報相關信息,特別在突發應急的情況下,為其爭取更多的應對時間和空間。
咸潮來臨,請大家不要驚慌,保障供水我們全力以赴!
與此同時,也請積極響應我們的呼吁:請社會各界節約用水,大家攜起手來,共同走過這段供水緊張的日子!
請市民用戶通過以下方式節約用水:
【洗菜】用洗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泡,不僅節約了水,還能有效地清除蔬菜上的殘留農藥。
【沖廁】馬桶使用節水型設備,并盡量利用使用過的自來水沖廁。
【洗車】不要用水沖,改用濕布擦。
【洗澡】淋濕身體后關掉水龍頭再抹沐浴露或香皂。
請單位用戶通過以下方式節約用水:
【園林綠化】可到珠海水控集團下屬的前山水質凈化廠、拱北水質凈化廠、白藤水質凈化廠、三灶水質凈化廠利用經處理的中水來澆花、沖刷路面等。
【農業灌溉】采用高效的灌溉系統精準灌溉,有利于長遠的經濟效益。
【企業自用】加強節水技改,回用工藝水,采用高效的節水設備。